1)耐候板钢锭成分偏析严重,尤其是C、S、P等元素。冶炼和铸锭都要注意。
由于大钢锭凝固结晶缓慢,小夹杂物有机会聚集形成肉眼可见或超声波探伤检测的大夹杂物。钢锭下部经常出现硅酸盐沉积物,锻造时应清除。
2)耐候板锻造后,往往会得到粗大且不均匀的再结晶晶粒,奥氏体晶粒尺寸一般为3~4级,有时甚至更大。耐候板不是一把火就能锻造出来的,需要加热几次,锻造的少。由于这些特点以及偏析和夹杂物的影响,耐候板应保证型芯能被彻底锻造,锻造比应在2.5~4的范围内,以使铸锭内部组织均匀,焊缝无裂纹和疏松。
3)加热和冷却时,耐候板内外温差比较大,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也比较大,可能会因加热和冷却不当而导致开裂。由于截面尺寸大,氢很难逸出,应防止形成白斑。耐候板回火后的快速冷却也会产生很大的残余应力。例如,直径为700mn的34CrNi3Mo钢锻件在650℃回火后的轴向残余应力可达279MPa。